您所在的位置:HOME 新闻中心媒体转载

我国首颗青少年科普卫星昨升空

发布时间:2009-12-16

        “希望一号’起飞啦!”“再见,小卫星!”昨天上午,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随着我国首颗科普公益小卫星“希望一号”成功点火升空,数百名在发射场山梁上守候多时的小观众顿时欢呼雀跃起来。与以往发射的卫星不同,这是一颗专门为我国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发射的小卫星。
        作为我国第一颗科普公益卫星,“希望一号”由中国科协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发起,从设计到研制成功历时9个月,共投资3000万元,专为青少年量身设计。
        小卫星的名字原本叫“希望号”奥运星,但由于发射时间从原定的奥运会之前推迟到了奥运会以后,所以才更名为现在的“希望一号”。据卫星总设计师张晓敏介绍,“希望一号”只有60千克重,采用八边形立柱框架结构。
        “我们希望借小卫星,在太空上给孩子们搭建一个科技实验的‘操作台’,激发他们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及创造力。”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小卫星搭载实验装置“天圆地方”的设计者刘重华就是一名北京小学生,她的实验方案简单易行,很容易观察到明显的效果。
        “希望一号”运行在高度为12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绕地球南北极飞行一圈需要109分钟。“‘希望一号’每天大约有6次到8次经过北京上空。”张晓敏表示,时间一般都在上午的9时30分到12时30分之间,或是晚上9时30分至零时30分之间,这期间北京地区都可以接收到小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这个时段正好,孩子放学回家以后,还可以通过小卫星进行一些科学小实验。”
        据航天专家介绍,小卫星包括能源舱、电子舱以及载荷舱三个主要部分,装载“天圆地方”五色土实验设备、轻型宽视场彩色相机、无线电通信转发器及测光仪等仪器。“卫星设计寿命为一年,但据我们的预测,应该可以使用两年以上,如果电源等部件不出现问题的话,寿命还会更长。”
        “希望一号”小卫星升空运行后,为促进香港、澳门、台湾和内地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技体验活动组委会计划于明年正月十五,组织“两岸四地”青少年代表利用业余无线电通信设备,完成“希望一号”卫星首次“两岸四地”通联。为开展“希望一号”小卫星青少年业余无线电通信活动,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技体验活动组委会还计划在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校和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机构中,建立“希望一号”卫星青少年业余无线电通信活动基地,主要用于开展青少年业余无线电通信竞赛、应急通信演习竞赛及相关科普活动。
        杨俊华透露,组委会还会将“希望一号”小卫星拍摄到的山川、海洋、陆地、星空等照片拆分成块,公布在活动网站,请同学们将这些图块拼成完整照片,并根据照片,判读地理位置和星座。                                 
        希望一号卫星搭载了青少年科学实验方案——“天圆地方”实验设备,通过对直径2毫米的五种颜色颗粒在轨状态进行拍照,观察在微重力条件下五色颗粒的运动状态。实验的五种颜色颗粒按照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布局(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和北黑)放置在一个正方形透明盒内,颗粒直径2毫米左右,码放一层。起飞前每个颗粒位置固定,用一块带有小凹坑的有机玻璃“压紧”进行限位,以便防止在火箭发射过程中的剧烈震动使颗粒提前混合;卫星入轨后,根据指令使“五色土”盒锁紧机构解锁,小凹坑压板向后平移,使盒内空间高度增加到5毫米,颗粒在“五色土”盒内处于自由悬浮状态。
        “希望一号”小卫星携带一台轻型宽视场彩色CMOS相机,相机质量为0.36千克,140度的宽视场角使卫星能够在1200千米轨道高度对地球全景(球冠)成像,星下分辨率为1.4公里。轻型宽视场彩色CMOS相机与测光仪配合工作,在轨通过测光仪测量太阳光照条件,在光照条件允许情况下,CMOS相机实现对地球和太空目标的彩色成像。其所拍摄的照片数据将传输给卫星地面测控站,经过数据处理后,可获得大陆、海洋、山川、台风、变化的云层、星空和以太空为背景的地球边缘的照片。
        “希望一号”卫星的无线电空间电台由无线电通信转发器、UHF天线和VHF天线共同构成,向地面发送带有遥测参数的信标,地面业余无线电台可通过卫星进行莫尔斯电码、简易的话音和数据通信等试验,并为中国和全球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提供信标、语言和数据转发等空间通信试验服务。